3D打印出的WiFi攝像系統
發明起源
3D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上世紀80年代已有雛形,其學名為“快速成型”。它的原理是:把數據和原料放進3D打印機中,機器會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造出來。眼前的產品,可以即時使用。
3D打印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并開始廣泛應用在設計領域,尤其是工業設計,數碼產品開模等,可以在數小時內完成一個模具的打印,節約了很多產品到市場的開發時間。
3D打印機可以用各種原料打印三維模型,使用3D輔助設計軟件,工程師設計出一個模型或原型之后,無論設計的是一所房子還是人工心臟瓣膜,之后通過相關公司生產的3D打印機進行打印,打印的原料可以是有機或者無機的的材料,例如橡膠、塑料、甚至是人體器官,不同的打印機廠商所提供的打印材質不同。
三維打印機不僅使立體物品的造價降低,且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未來三維打印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打印出三維效果的打印機,并已將其成功推向市場。普通打印機能打印一些報告等平面紙張資料。而這種最新發明的打印機,它不僅使立體物品的造價降低,且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未來三維打印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在此之前,三維打印機數量很少,大多集中在“科學怪人”和電子產品愛好者手中。他們主要用來打印像珠寶、玩具、工具、廚房用品之類的東西。甚至有汽車專家打印出了汽車零部件,然后根據塑料模型去訂制真正市面上買不到的零部件。
人們可以在一些電子產品商店購買到這類打印機,工廠也在進行直接銷售。不過物以稀為貴,一套三維打印機的價格從一般的750美元到上等質量的27000美元不等。
科學家們表示,三維打印機的使用范圍還很有限,不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一定可以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更實用的物品。
3D打印出的臺燈
工作原理
3D打印是添加劑制造技術的一種形式,在添加劑制造技術中三維對象是通過連續的物理層創建出來的。3D打印機相對于其他的添加劑制造技術而言,具有速度快,價格便宜,高易用性等優點。
3D打印機就是可以“打印”出真實3D物體的一種設備,功能上與激光成型技術一樣,采用分層加工、迭加成形,即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實體,與傳統的去除材料加工技術完全不同。稱之為“打印機”是參照了其技術原理,因為分層加工的過程與噴墨打印十分相似。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已經能夠生產出與原型的外觀、感覺和功能極為接近的3D模型。
說的簡單一點,3D打印是斷層掃描的逆過程,斷層掃描是把某個東西“切“成無數疊加的片,3D打印就是一片一片的打印,然后疊加到一起,成為一個立體物體。
使用3D打印機就像打印一封信:輕點電腦屏幕上的“打印”按鈕,一份數字文件便被傳送到一臺噴墨打印機上,它將一層墨水噴到紙的表面以形成一副二維圖像。而在3D打印時,軟件通過電腦輔助設計技術(CAD)完成一系列數字切片,并將這些切片的信息傳送到3D打印機上,后者會將連續的薄型層面堆疊起來,直到一個固態物體成型。3D打印機與傳統打印機最大的區別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