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即“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把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面對物聯網巨大的發展潛力,福建省大力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目前已形成福州鼓樓和武夷山兩大綜合應用示范區。上半年,全省物聯網產業銷售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30%;全年有望突破400億元,增長33%以上。
今年上半年,廈門銀鷺、九牧王等企業應用物聯網和移動云平臺技術,實現智能倉儲系統管理、門店實時監控及商品追蹤溯源管理;食用菌栽培、花卉種植等引入物聯網智能化控制技術,肉品安全追溯體系已覆蓋各設區市,蔬菜、水產品、葡萄酒、茶葉等安全追溯體系啟動建設;臺灣中華電信與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在福建合作推廣智慧節能(IEN)系統,近千家重點排污企業納入環保在線監控,180家重點耗能企業納入省能源監控系統平臺,210家煤礦企業接入全省煤礦安全生產綜合監控平臺;70%以上高速公路收費站建成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車道,9萬余輛車輛接入省營運車輛衛星定位安全服務系統。
面對物聯網強勁的發展勢頭及所帶來的巨大社會效益,福建省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協調發展。2010年4月,福建省出臺《加快物聯網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提出建設"129"工程(1個物聯網產業集群、2個示范區、9類重點行業應用)。2011年,福建省級財政撥付近4000萬元扶持物聯網業,重點扶持交通物流、食品溯源、工業控制、農業生產等領域的智能化終端、中間件及平臺的研發應用,帶動物聯網骨干企業發展壯大。。福建還成立物聯網產業創投基金,首期規模2.5億元。在廈大、福大等高校成立物聯網專門實驗室,去年又成立海西物聯網研究院和福建省物聯網科學研究院,4年內投資預計超20億元。其中,處于全國物聯網領先地位的新大陸公司,與廈大聯合開發行業專用處理器芯片并投入應用;產出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芯片,在物聯網感知應用方面擁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上潤、聯迪、信達匯聰、英諾爾等企業在食品溯源、傳感儀器儀表、手機支付、銷售管理、安全監控等領域的研發和應用達到全國領先;福大自動化工業控制、廈門雅迅GPS車載終端、冠林智能家居系統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
物聯網綜合應用方面,目前福建福州鼓樓區已有25家停車場實現手機和網站等實時查詢車位余量,數字化綜合城市治安管理平臺已投放3000個警務通終端和479個社區視頻門禁系統;武夷山智能旅游項目已建設四大應用平臺,“武夷隨身游”平臺累計訪問265萬人次,預計到年底,平臺網上預訂將突破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