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8日,中國光伏接連收到美歐市場的兩個噩耗。
一邊是貿易仲裁委員會對中國光伏“雙反”案作出仲裁,以6票全部贊成通過了此前美國商務部的裁決,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這意味著美國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案”畫上了句號。
另一邊則是歐盟宣布正式對華光伏組件及關鍵零部件展開反補貼調查,這意味著歐盟已將此前的反傾銷“單反”正式升級為“雙反”。
奧巴馬送“厚禮”
當地時間11月7日,剛剛在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連任,奧巴馬就迫不及待地給中國送了一份“厚禮”。
美國貿易仲裁委員會(ITC)提前公布了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的終裁結果——以6票全部贊成通過了此前美國商務部的裁決,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
因此,作為強制應訴企業,尚德電力將被征收31.73%的反傾銷稅和14.78%的反補貼稅;天合光能則被征收18.32%的反傾銷稅和15.97%的反補貼稅,為避免與反補貼稅重復計算反傾銷稅,還將從中扣除10.54%的出口補貼,即尚德和天合光能的最終合并稅率分別為35.97%、23.75%。而其他應訴企業則采用平均稅率30.66%。此外,對于其他沒有應訴的中國光伏產品制造商征收249.96%反傾銷稅和15.24%反補貼稅。
同時,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另一個裁決,針對此類產品的“雙反”關稅令不適用追溯原則,因此反補貼關稅從今年3月20日起征收,反傾銷關稅從今年5月17日起征收。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此前的時間表,ITC作出終裁的時間應該是在11月23日左右,因此,此次公布時間比預計提前了半個月左右。
“從時間點上看,不排除奧巴馬是想借此事來點燃連任的‘第一把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在此前兩位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中,就常常刻意打著“中國牌”來一戰輸贏,而奧巴馬連任后,中美關系不會有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
歐盟隨美升“雙反”
禍不單行。當地時間11月8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即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啟動反補貼調查。而此前,其對于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已在進行中。
歐盟委員會當天的一個新聞稿稱,歐洲太陽能企業協會(EUProSun)9月26日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得利于不公平的政府補貼。
歐洲太陽能企業協會是由德國SolarWorld組織成立。SolarWorld是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案的發起者,也是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案的發起者。
從涉案的太陽能產品的進口額來看,這是歐盟委員會迄今為止接到的最大的一起反補貼申訴。歐盟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向歐盟出口了價值約210億歐元的太陽能電池板和主要部件。
按照歐盟的貿易防御政策,此次調查將需要13個月的時間。如果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上述補貼指控屬實,歐盟可以在9個月內征收臨時的反補貼關稅。
“這些都是預料之中的決定。”昨天,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聞及這兩則消息時并不驚訝。他認為,美國雙反的結束已經為歐盟接下來的調查過程及結局搭好了框架,而正式宣布進行反補貼,由“單反”升級成“雙反”也是這個框架中的一部分,預計歐盟的最終結果也不會樂觀。
中國邊斗爭邊自救
“一旦歐盟裁決結果出來,并開出高稅率,那么中國光伏就基本垮了。”林伯強感嘆,現在不能抱著僥幸心理。
對于最新的噩耗,中國企業已有準備。“我們對此結果已經準備好了應對措施,此裁決將不影響調查范圍以外的產品線。”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表示。
天合光能美洲區總裁Mark Mendenhall也表示,并不會因此推出美國市場。“我們將繼續拓展美國以及整個美洲市場的業務,為我們的客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以及服務。”
在政府方面,目前,中國商務部從光伏上游原料多晶硅著手展開了反擊。11月1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對產自歐盟的多晶硅產品進行“雙反”調查。此前,中國商務部還宣布了對產自韓國和美國的多晶硅進行“雙反”調查。
“預計接下來的貿易戰會更多。尤其是美國方面,已經對中國的崛起發起全面的遏制政策。”孟憲淦認為,對于這樣的貿易戰,中國必須出手回擊,與此同時,全面拓展國內市場,進行自救。
據了解,近期,一系列光伏利好政策頻出。比如,10月26日,國家電網宣布,從11月1日起,6兆瓦及以下容量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在當地電網公司申請并網,并以1元/千瓦時標準全額收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富余電力。此舉意味著一直阻礙國內光伏市場開啟的并網難問題將得到初步緩解。(記者 史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