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模具制造水平大幅度提高。一個國家的模具技術水平,已成為衡量國家制造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保持這些國家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優勢的核心競爭力。中國模具行業加快了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步伐,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相關機構預測到2018年,中國將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模具制造業基地之一。據華夏模具網統計,這幾年全球58%的模具是由德國等國家生產制造的,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比例只占到1%,但今后東歐國家的模具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而亞洲國家的生產比例將提高至22%左右。
由于現代模具企業大多體現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和高素質勞動力密集以及高社會效益的特點,模具制造業已成為高新技術制造產業的一部分。近年來,伴隨著國產設備水平的不斷提升,也有不少模具企業開始選擇了國產機床。超精密鏡面銑床、納米級車銑復合中心、超精密數控車床等也已用于模具制造。不過有些高端設備主要還是靠國外進口。但現階段我國模具制造業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功。
隨著模具制造工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日益加強與提高,國家制造行業把模具工業列為中國制造業之母,將模具制造業列為支撐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最基本的基石。所以,國家政策支持為模具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政策保障,提高了模具行業從業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正確的產業政策產生了正確的引導作用,促進了我國模具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骨干模具企業隊伍的形成。很多新興的模具企業善于總結整個中國模具行業發展歷程,從中吸取有價值的經驗教訓,并將其消化吸收在企業的設計規劃和發展戰略中。很多模具制造企業還很注重企業的品牌建設,注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注重企業的國際化市場的開拓,并實現了模具的專業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