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日前,雖然棉花市場總體來說有所好轉,但因為棉花市場需求疲軟,目前紡織企業普遍存在棉紗銷售不暢、庫存增加、開工率不足等現象,有的企業處于停產邊緣。
近期,存款準備金率的降低及滑準稅配額的發放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利好,但在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行情未見好轉,目前紡織企業普遍存在棉紗銷售不暢、庫存增加、開工率不足現象,訂單則以短單、小單為主,企業經營艱難,基本處于虧損狀態,部分企業處于停產邊緣。
在山東某大型紡織集團大幅調高棉紗報價后,國內部分企業順價上調200-500元/噸,近日來銷售狀況不佳,開機率大多在70%左右。廈門紡織企業對后市信心不足,再次調整報價,5月14日,JC40S報價32500元/噸,JC32S報價31000元/噸,JC26S報價30500元 /噸,JC21S報價30000元/噸,均較上周下跌500元/噸左右,銷售依然清淡。
隨著紡織配額的下發,紡織企業更青睞采購外棉,近日廈門紡企采購的巴西棉到廠價格在15600元/噸左右,與國產棉相比有較大的優惠空間。據湖南一家紡企負責人介紹,為應對市場變化,該廠生產的紗線品種從以前的幾個主打品種變更到目前的20多個品種,考慮到產品的生產成本和質量,用棉大多采用新疆棉和印度棉,棉花成本控制在19000元/噸左右,棉紗銷售以老客戶為主,資金回籠緩慢,賬期大多在一個半月以上。上述企業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生產 32支純棉紗為例,若皮棉采購價為19000元/噸,按出紗率1:1.1計算,生產一噸紗用棉成本在21000元,加上人工費、電費、管理費等6500 元,成本達27500元/噸,而銷售價僅在27000元/噸左右,虧損500元/噸。這是按棉價不變算賬,如果棉價下跌,虧損還將增加。
另據石家莊某紡企反映,目前坯布市場銷售依然不佳,純棉產品報價平穩,部分滌棉品種報價有所上揚,其中滌棉大提花面料需求有所增加,較為暢銷的 40*40133*72105"斜紋報價13.3元/米,與上周持平,T/C32*32130*7063"斜紋報價7.0元/米,較上周上漲0.1元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