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11月1日起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玩具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4%,以防止出現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被動局面.面對鋪天呼嘯的全球金融海嘯,中國政府決定游出審慎靈活的“自由泳”。以出口退稅率上調來刺激出口,便是“中流擊水”的奮力一劃。
調高出口退稅企業開心
"我很振奮,上次提高紡織品出口退稅率至13%,我認為幅度不夠大,這次再度上調至14%,基本符合業界預期的14-15%,體現了中央政府順應民意,采取切實措施緩解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
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下行周期之下,出口企業受沖擊最大,紡織品首當其沖,溫州作為中國服裝名都更是受損失巨大。出口退稅上調,相當於給企業減稅,兩次上調累計幅度明顯,一方面可以鼓勵出口企業積極性,且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真正減少企業稅負。
紡織行業受利大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目前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成本的上升,人民幣升值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已使得中國企業沒有成本優勢,而越南等地的紡織業又迅速發展,日益成為中國的生產替代國。
此次出口退稅調整一共涉及3,486項商品,大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25.8%.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適當提高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稅率.提高抗艾滋病藥物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
其中部分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3%提至14%;日用及藝術陶瓷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將部分家具出口退稅率分別提高到11%、13%。
小部分機電產品列入
機電產品占據中國出口的半壁江山,因此外界對相關政策尤為關注。但有關官員表示,機電產品平均出口退稅率較高,并無大幅上調空間,也不可能采取普調方式,因此最終被列入調整方案的只有少部分產品。
這部分機電產品和信息產品的零部件出口退稅調高,是在“恢復2007年不合理調低”產品退稅的整體思路下進行的。
在消費類機電產品方面,由于主要市場集中在歐、美、日,2008年出口所受沖擊尤大。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徐東升表示,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家電產品出口增速17.7%,同比下降了10.7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市場增速只有2.4%。
此前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在上報給商務部的建議中,重點提出了電風扇,因為目前其他家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都在13%左右,只有電風扇2007年被調低至9%。徐東升說,今年前三季度電風扇出口下降了20%,為降幅最大的家電產品。
雖然專家建議應該慎用這一行政手段,但對企業而言,調高出口退稅率,顯然是應對當前困境的藥方之一。不過對于目前的調高幅度,他們似乎并不滿意。
提高退稅可減少企業虧損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昨日表示,這是一個及時促進中國外貿增長的最正確措施,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符合國際慣例,而且之前東南亞金融風暴時也已經證明此項措施行之有效。
除此之外,周世儉認為,國家還有必要穩定匯率甚至把人民幣對美元目前的匯率調整到7。
“1995年國家將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11%、14%和17%下調到3%、6%和9%,1997年遭遇東南亞金融風暴,沖擊到中國出口,國家在1998年上調出口退稅率,當時對穩定外貿起到不小的作用?!敝苁纼€說,“為了減少順差,國家于2006年以及2007年兩次大規模下調出口退稅率,而目前出口環境劇變,金融海嘯席卷全球,為防止出口下滑有非常必要上調除“兩高一資”之外其他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幫助出口企業渡過難關。”
前幾年中國的外貿順差一直很大,減少順差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現在正好是調整經濟對外需依賴的好時機,出口對GDP拉動減少的同時,也是消費與投資拉動增長的時候。
然而,這個轉變也會給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帶來較大沖擊。
李曉超昨天說到,這些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長期以來對解決就業、提供稅收,對整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中央十分關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給予大力支持。他也希望中小企業能夠迎著困難而上,在困難中不斷發展壯大,這樣才能抵御各種外來的沖擊。
有專家指出,中小企業現在是調整結構的好機會,一方面可以打開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可以從歐美轉向一些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