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發布公告稱,今年四季度,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引導和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維護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按可比價格計算,2008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長9.9%,創下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0%,較二季度的10.1%下降1.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創下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放慢時,中小私營企業獲得貸款的能力,很可能受銀行“惜貸”的影響而愈加不足。
10月20日和21日,央行召開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分支行專題工作會議,對做好下一階段貨幣信貸、特別是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其中包括:繼續培育和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機構;大力推動金融創新,鼓勵商業銀行發展并創新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手段和中小企業信貸產品;加快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征集體系、評級發布制度和信息通報制度。下一步財政還將加大力度,在擔保、貼息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中小企業信貸投入環境。
央行要求,全國性銀行要繼續采取有力措施,在合理把握風險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資產存量和增量結構調整,完善信貸管理制度,簡化中小企業信貸流程,建立信貸支持中小企業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地方性銀行要結合當地和自身特點,立足于縣域和社區金融服務,在滿足審慎監管要求、確保穩健經營的同時,充分運用自籌資金加強對當地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央行強調,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力爭使中小企業貸款增長快于各項貸款增長。對金融機構用于小企業的貸款中央銀行將單獨統計,并會同銀監會加強核實監督。
今年下半年以來,央行一方面調增信貸總量;另一方面,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把總量調增與結構優化結合起來,引導信貸資源向“三農”、中小企業和災區恢復重建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中央財政為鼓勵和引導信用擔保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服務,2008年用于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的資金規模也在成倍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3.5萬億元,同比多增1201億元,貸款的季度間擺布更為均衡合理。金融機構更加重視中小企業信貸工作,不斷完善適應中小企業特點的信貸模式,部分金融機構成立了專門的中小企業信貸部門和專營機構,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多元化創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