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臺達AH500中型機Ether Link 如何建立連接,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方便、高效、穩定的通訊方式,解決了傳統的傳輸速度慢、易干擾、布線復雜的問題。
【關鍵字】AH500 Ether Link;信號讀取
PLC網絡技術是實現控制自動化、資源共享和集散控制的重要環節,而早期的RS232、RS485早已難于滿足當今工業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進程。為此,各個廠家針對自己的優勢開發了不少通訊接口、通訊模塊、通訊協議,使PLC實現了高速化、多層次、大信息傳輸和開發性的發展。
當今PLC的主流通訊方式PPI、MPI、Profbus、CC-LINK、Devicenet、CANopen、以太網、光纖等,使多層次控制、集散控制、Motion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更是深受廣泛用戶的親睞。以下介紹臺達AH500中型機Ether Link應用。
1 Link和Ether Link的對比
表1 Link和Ether Link對比
2 Ether Link建立事項
首先,把滑標移至“NWCONFIG”欄處,雙擊“NWCONFIG”創建系統網絡構架。界面顯示如圖1。
圖1創建系統網絡構架界面圖
第二,雙擊“NWCONFIG”后,在“ALL_Devices”下拉欄目中,根據AH500機種選擇“AH-Series”下拉欄目中的相應以太網機種(CPU530-EN)。以雙擊或復制的方式進行添加實際的CPU數量及系統構架,如圖2所示。
圖2 添加CPU界面圖
第三,選擇對應的CPU后,再進行添加Ethernet網絡,如圖3所示。
圖3 添加Ethernet網絡界面圖
第四,成功添加Ethernet絡后,程序界面會出現網絡線的標識,雙擊Ethernet網絡標識進行編輯各CPU的網絡站號及網絡IP地址(CPU出產默認IP:192.168.1.1),如圖4所示。
圖4 編輯各CPU的網絡站號及網絡IP地址界面
第五,CPU的網絡站號及IP設置完畢后,雙擊網絡構建組態線進行各CPU間的編輯組態規劃,如圖5所示。
圖5 編輯組態規劃界面顯示
選擇對應的單元裝置,設置各單元對應的起始地址、長度。圖5表示station 1的D100-D299(200筆)數據對應station 2的地址為1000-D1199。即該區域為各站的數據交換區,其中,起始地址和長度可根據用戶要求自定義設置。其他CPU映射區設置相同步驟。
第六,station 1數據交換區設置。表示station 1的D200-D399的數據對應station 2的D2000-D2199,長度為200。
圖6 station 1數據交換區設置界面顯示
3 總結
臺達AH500中型機的Ether Link應用,為用戶解決傳統的傳輸速度慢、通訊距離短、易干擾、布線復雜的問題,以方便、高效、穩定、可靠的方式,為上位機提供了信號讀取的相關通訊事項。
作者簡介:
何國精,出生1984年6月,畢業于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現任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控制系統(ICS)產品處應用工程師,從事工業控制系統應用程序開發及產品應用推廣,對包裝、電子、無紡、電梯、石材行業及相關產業機械控制有豐富調試經驗。